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在民法中,脅迫是指一方通過威脅或強迫手段,使另一方在非自愿的情況下作出意思表示的行為。
這種行為違反了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導致其在受到壓力的情況下簽訂合同或進行其他民事活動。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50條的規(guī)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脅迫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多樣,常見的包括對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名譽等重要利益的威脅。例如,一方可能威脅要揭露對方的隱私,或者損害對方的財產,迫使對方簽訂合同。值得注意的是,脅迫不僅限于直接針對當事人本人,還可以是對第三方(如家庭成員)施加壓力。
為了構成脅迫,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存在具體的威脅行為;二是該威脅行為足以使被脅迫方產生恐懼心理,并因此作出違背真實意愿的意思表示。如果威脅并不嚴重,不足以影響當事人的決策,則不構成脅迫。
當脅迫行為被確認后,受脅迫方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機構申請撤銷該民事法律行為。一旦撤銷成功,該行為自始無效,雙方應恢復到行為發(fā)生前的狀態(tài)。對于因脅迫而產生的損失,受脅迫方還可以要求對方賠償。
在實踐中,證明脅迫的存在往往較為困難,因為脅迫行為通常具有隱蔽性,難以留下直接證據(jù)。因此,受脅迫方需要提供充分的間接證據(jù),如證人證言、通信記錄等,來證明脅迫事實的存在。此外,法院還會綜合考慮脅迫行為的時間、方式、強度等因素,判斷是否構成脅迫。
答:金融機構應建立健全的風險評估機制,確保在簽訂貸款合同時,客戶是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作出決定??梢酝ㄟ^面談、錄音錄像等方式記錄簽約過程,以便日后有據(jù)可查。同時,設立專門的投訴渠道,及時處理客戶的申訴。
在企業(yè)并購中,若發(fā)現(xiàn)對方是通過脅迫手段達成協(xié)議,該如何處理?答:企業(yè)應立即收集相關證據(jù),如郵件往來、會議記錄等,證明對方存在脅迫行為。隨后,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并購協(xié)議,并要求對方賠償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
在房地產交易中,買方聲稱受到賣方脅迫,拒絕履行合同,賣方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答:賣方應首先核實買方的說法,檢查是否有足夠的證據(jù)支持其主張。如果沒有確鑿證據(jù),賣方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求買方繼續(xù)履行合同,并追究其違約責任。同時,賣方也可以采取預防措施,如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fā)生。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正保會計網校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Copyright © 2000 - m.jnjuyu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