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20 蘋果版本:8.7.2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2013年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經(jīng)營分析和信息技術》習題(二)

來源: 正保會計網(wǎng)校論壇 編輯: 2013/03/11 16:13:52 字體:

  1、如果適時采購政策成功減少了某制造公司的庫存總成本,那么至有可能發(fā)生以下(?。┏杀咀兓M合?

  a、采購成本增加,缺貨成本降低。

  b、采購成本增加,質量成本降低。

  c、質量成本增加,訂貨成本降低。

  d、缺貨成本增加,儲存成本降低。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a、不正確。供應商可能要求制造公司在售價上做出讓步,即支付較高的價格,這將提高制造公司的采購成本。而且,制造公司在任一時點都將收到較少的材料,提高了缺貨的可能性,從而導致缺貨成本增加。

  b、不正確。供應商可能要求制造公司支付較高的價格購買其物料,這將提高制造公司的采購成本。但是質量成本不一定受到適時采購制的影響。

  c、不正確。在制造公司處理更少的采購訂單的情況下,訂貨成本可能會降低。但是質量成本不一定受到適時采購制的影響。

  d、正確。在這種情況下,制造公司在任一時點都將收到較少的材料,提高了缺貨的可能性,從而導致缺貨成本增加。與此同時,平均存貨將減少,導致儲存成本降低。

  2、進行計算機集成制造(CIM)投資的一個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廢品成本、返修成本及廢料成本。

  b、減少工廠設備的賬面價值和折舊費。

  c、增加營運資本。

  d、穩(wěn)定市場份額。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a、正確。自動化和計算機化的生產(chǎn)過程使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大減少。伴隨著人工操作的減少,廢品成本、返修成本及廢料成本也降低。

  b、不正確。增加固定資產(chǎn)會提高工廠設備的賬面價值和折舊費。

  c、不正確。隨著投資從流動資產(chǎn)轉向固定資產(chǎn),營運資本通常會減少。

  d、不正確?,F(xiàn)實的或潛在的市場份額的改變可能會促進對CIM的投資,但并非是CIM投資的主要原因。

  3、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有一支小型員工隊伍,但每名員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動力,而且都可以說是“事業(yè)有成的人”?,F(xiàn)有一份難度特大的任務。即使對于事業(yè)很成功的人,由一個人在規(guī)定的截止日期前完成此項工作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應該選擇的至佳途徑是(?。?。

  a、只派一個人負責此工作,因為面對高風險,事業(yè)很成功的人會表現(xiàn)更出色。

  b、派兩個人負責此工作,以減少失敗風險。

  c、派整支隊伍負責此工作,以保證失敗風險較低。

  d、要求公司管理層取消此項工作。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a、不正確。題中已經(jīng)表明,由一個事業(yè)很成功的人在規(guī)定的截止日期前完成此項工作的可能性非常小。因而即使事業(yè)成功的人表現(xiàn)得很出色,也不能降低失敗的風險,無法同時保證時間和質量。允許風險存在而不加以控制,特別是在具有降低風險的條件的情況下不利用已有的條件來降低風險,是違反風險控制原則的。

  b、正確。兩個具有較強的能力和工作動力的人可以降低風險。

  c、不正確。這樣做不符合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則。如果小型隊伍的人數(shù)超過完成任務實際需要的人數(shù),就會造成人工浪費。同時,人員過剩時,必然出現(xiàn)人浮于事的現(xiàn)象,不僅增加了協(xié)調成本,而且也不利于個人業(yè)績考核。

  d、不正確。題中未表明是什么類型的任務,如果是審計工作,即使現(xiàn)有人員沒有能力完成此項任務,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也不應要求取消此項任務,而應向他人尋求建議或幫助。

免費試聽

  • 趙海濤 《內部審計基礎》

    趙海濤主講: 《內部審計基礎》免費聽

  • 趙海濤《內部審計實務》

    趙海濤主講:《內部審計實務》免費聽

  • 趙欣《內部審計知識要素》

    趙欣主講:《內部審計知識要素》免費聽

免費資料下載

  • 報考指南
  • 新手指導
  • 免費題庫
    學習計劃
  • 考試大綱
  • 考試題型
一鍵領取全部資料
回到頂部
折疊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m.jnjuyu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