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貿易的飛速發(fā)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強,會計國際化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現實問題。本文首先從會計國際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入手展開論述,然后分析了中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趨向,最后對中國會計的國際化發(fā)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會計;國際化
近年來,會計國際化在我國倍受關注,尤其在我國加入WTO后各方面都與世界慣例接軌之際,會計作為企業(yè)間貿易交往的媒介——國際通用的商業(yè)語言,自然也要盡快地與國際慣例接軌,逐步融入到國際會計中去。
經過十幾年的引進和吸收,中國會計界對有關會計國際化方面的理論和實務已有比較成熟的理解和認識。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已取得積極進展,開始了一定層面的對話,但由于中國特定的社會經濟特征,中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過程仍很漫長。
一、會計國際化——必然趨勢
1.會計國際化的含義
經過近幾年的探討,目前,人們認為會計國際化是指由于國際經濟發(fā)展的需要,管理上要求各國在制定會計政策和處理會計事務中逐步采用國際通行的會計慣例,以達到國際間會計行為的溝通、協調、規(guī)范和統(tǒng)一,即采用國際上公認的原則和方法來處理和報告本國的經濟業(yè)務。
中國會計國際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會計準則國際化,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會計準則的過程中,充分借鑒國際通行的做法,體現國際會計慣例,使會計準則指導下的會計信息在世界范圍內可比和有效;二是會計實務國際化,即企業(yè)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應采用國際上先進的會計處理方法,提高企業(yè)經營效率和效益,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在這兩方面中,會計準則的國際化處于核心地位,會計準則的國際化程度體現著一國會計發(fā)展的國際化程度。
2.中國會計國際化的必然性
?。?)會計國際化是跨國公司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國際競爭的加劇、產業(yè)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加快以及市場的變化無常,使得跨國公司作為一種新的企業(yè)組織形式得到了迅速發(fā)展??鐕就ㄟ^在國外設立子公司并享有其控制權和經營決策權而達到節(jié)約成本、降低稅負和風險、優(yōu)勢互補、增加利潤、保持市場份額等目標。母公司為了加強對子公司的管理,需各子公司提供統(tǒng)一可比的會計信息,并編制合并報表;東道國以及居住國政府處于財政、稅收等方面的考慮和對跨國公司的監(jiān)管,也要了解跨國公司整體的經營績效、財務狀況及子公司的經營成果;另外,跨國公司的股東和債權人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要求跨國公司按國際慣例提供會計信息和處理利潤分配等會計事務;這就需要消除各國之間會計的差異,按照國際上公認的原則和方法來處理和報告跨國公司的經濟業(yè)務。
?。?)會計國際化是國際貿易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近幾十年以來,各國雙邊、多邊貿易活動日益增多,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fā)展。企業(yè)從事對外貿易,必然通過客戶提供的財務報告來分析評價客戶的資產實力、資信狀況和風險狀況。會計信息已成為各市場主體達成市場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市場交易質量的高低,并影響全球范圍資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作為商業(yè)語言的會計應按照國際慣例,提供可比和有效的會計信息,以提高國際貿易的高效率。
?。?)會計國際化是國際資本流動的必然要求。目前,跨國上市和發(fā)行債券等國際性籌資活動日益增多,資本市場國際化的程度正在不斷提高。在國際資本流動的過程中,不僅資本的供需雙方需要了解彼此的財務狀況,滿足各自需求,而且國際證券監(jiān)管機構為實施有效監(jiān)管,也要按照國際標準,嚴格審核跨國籌資公司的財務報告。這就要求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公司按照國際通行的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而無須對原有財務報告進行重編或調整。這樣,對于減少跨過發(fā)行證券和股票上市的成本、提高證券市場效率以及跨國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二、中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傾向
1.國際會計準則的發(fā)展及認可程度
IASC(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是由主要發(fā)達國家的會計職業(yè)團體于1973年發(fā)起并創(chuàng)立的,30年以來,他一直致力于能在全世界范圍內被接受和遵守的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與協調。盡管IASC是非官方組織,其成員也大多為民間會計團體,不具備強制實施其準則的權利,但由于其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國際會計準則質量的不斷提高,國際會計準則在全世界的認可和實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6年IASC對67個國家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有56個國家將國際會計準則作為本國的會計準則或以國際會計準則為基礎來制定本國的會計準則;國際會計準則得到了世界大多數證券交易所的承認。截至2001年底,有90多家跨國公司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1999年,IASC完成了“核心準則”的制定工作,2000年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的技術委員會完成對核心準則的審核,并向其成員推薦,這樣,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只要遵循本國的會計要求和IASC核心準則,或者其本國的會計準則已經符合國際會計核心準則,這家公司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接受國際會計核心準則的證券交易所上市,而無須重編或調整其財務報表。IASC正逐漸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其規(guī)模也正日益擴大。
2.中國會計準則的傾向
中國會計準則在中國的實踐首先體現在1985年發(fā)布的外商投資企業(yè)會計制度。1992年發(fā)布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實現了我國會計模式由計劃經濟會計模式向市場經濟會計模式的轉換,是中國會計準則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在隨后的16項具體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始終注意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盡量實現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充分協調。目前,采用中國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告的企業(yè),在境內發(fā)行B股和到香港發(fā)行H股,按國際會計標準所要做的調整已經較少。
盡管中國會計準則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在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但與國際會計準則之間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的產生有些是由中國特定的政治、法律、經濟、文化環(huán)境所決定的,也有一些是由于國際會計準則本身存在的技術性問題所造成的。因此,我們既要重視中國會計的國際化,又要重視其本身所具有的中國特色。
三、中國會計國際化發(fā)展的建議
1.增進中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水平
首先,要盡快建立中國自己的會計原則框架。國際會計準則有一個概念框架作為參照,以此來制定具體的會計準則,但中國還沒有這樣一個概念框架,只就中外會計準則的差異分項處理,這就無法有邏輯地發(fā)展一套在原則上連貫一致的具體會計準則。其次,加快制定新的具體會計準則,繼續(xù)修改與國際會計準則存在差別的準則。當前,中國尚未對許多會計問題發(fā)布具體準則,如企業(yè)合并、金融工具、所得稅、資產減值等,要加強這方面具體準則的制定工作;同時,在商品銷售和提供勞務收入的計算、債務準備的計量、利潤分配方案等方面的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之間還存在差異,應及時修改,使之與國際會計準則盡量保持一致。
2.正確處理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關系
會計制度側重于如何記賬,會計準則是就某個會計要素或經濟事項的不同情況,規(guī)定如何合理核算并反映在財務報表中。從長期看,會計制度是一定時期的過渡辦法,在我國現階段,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將并存,二者不能相互代替,缺一不可,必須做好兩者的相互協調與配合。
3.加快培育國際會計人才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會計人員培訓制度,在會計人員的培養(yǎng)上,既要通過增加國際會計準則、外語、網絡技術等新的教學內容和完善會計專業(yè)技術考試制度來造就復合型的國際會計人才,又要重視會計現職人員的后續(xù)教育,使目前的會計人員能夠及時更新知識觀念,全面了解國際會計慣例,提高業(yè)務素質。另外,要努力提高國內注冊會計師的職業(yè)道德水平,提高其獨立、客觀、公正職業(yè)的自覺性,使其盡快向國際水平靠攏。
4.正確對待會計國際化與中國國情的關系
盡管國際會計準則的發(fā)展規(guī)模及其認可程度日益擴大,但中國特定的會計環(huán)境決定了我們既不能全盤接受國際會計準則,也不能全盤否認國際會計準則,要在吸收、借鑒其先進的會計理論、方法時,體現自己的特色。中國會計的環(huán)境特征主要表現為政府還是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法制化程度不高、經濟發(fā)展水平還不高、市場發(fā)育尚未完善、會計人員整體業(yè)務素質還不高等等。鑒于此,我們在推動中國會計國際化的進程中,還必須充分考慮中國的國情。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要充分實現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仍將是一項十分艱巨、復雜乃至漫長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