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監(jiān)督制度。這一制度的實施,不僅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客觀需要,而且也是依法治國和加強對權利的制約與監(jiān)督的內在要求。隨著經濟責任審計實踐的逐步深入,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經濟責任工作的期望值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不論是從制度到實施,還是從理論到實踐,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和難得的發(fā)展機遇。積極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研究,努力探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內在規(guī)律,不斷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切實解決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存在的審計取證難、責任追究難、處理處罰難、結果運用難等諸多問題,無疑成為各級審計機關和全體審計人員應全力破解的重要課題。
一、抓住審計重點,提升審計實效
經濟責任審計涉及面廣、時效性強、工作難度大,尤其是目前審計機關人力資源不足與審計任務過重之間的矛盾仍比較突出。在有限的審計時間、人力資源條件下,量力而行,抓住審計重點,對于提升審計實效就顯得尤為重要。從審計對象來看,一是重點抓住對國有企業(yè)領導人員的審計;二是重點抓住有財政資金分配權和行政審批權的部門領導干部的審計;三是重點抓住群眾反映問題較多、較強烈的地區(qū)或部門領導干部的審計。從審計內容來看,一是對領導干部或領導人員的主要政績指標進行審計監(jiān)督,重點檢查領導干部是否因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而存在的弄虛作假問題和由此造成嚴重負債的問題;二是對領導干部或領導人員的決策行為進行審計監(jiān)督,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因決策失誤而造成嚴重損失浪費的問題;三是對領導干部或領導人員的管理行為進行檢查監(jiān)督,重點檢查內部管理是否存在重大漏洞;四是對領導干部或領導人員的廉潔行為進行審計監(jiān)督,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嚴重違法違紀和違反廉潔自律規(guī)定的問題。
二、加強項目管理,提高審計質量
隨著經濟責任審計的不斷深入,地方黨政領導臨時交辦的經濟責任審計任務逐漸增多。面對經濟責任審計繁重的“計劃外項目”,各級審計機關不同程度地存在被動、應付的現(xiàn)象,加之領導崗位多樣、經濟責任不同、考核指標各異,部分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質量不高的問題也就顯露出來。加強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管理,積極探索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審計人力資源,應是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第一,合理制定項目計劃。要在制定年度審計項目計劃時,主動與組織、人事、紀檢部門共同商定審計項目。項目數(shù)量要控制在審計機關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第二,科學配置人力資源。要牢固樹立全局“一盤棋”思想,根據(jù)各項目具體情況,結合審計人員業(yè)務專長,打破科室界限,科學配置人力資源,以形成最佳的審計組陣容。第三,充分利用其他審計項目成果。要積極借鑒、利用以往其他審計項目的成果,進一步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認真查找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選擇審計披露的最佳途徑和方式,使審計結果能被有關部門有效利用。第四,增強項目管理的可操作性。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管理方案,對審計質量不僅要有定量指標而且還要有定性要求,不僅要有行為規(guī)范而且還要有技術標準,真正使項目管理方案既簡便有效又能達到既定目標。
三、注重結果運用,發(fā)揮審計作用
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有效運用,是經濟責任審計的終極目的,是經濟責任審計作用充分發(fā)揮的重要體現(xiàn)。目前,經濟責任審計在結果運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審計結果的利用率不高。由于經濟責任審計多為“先離任后審計”,審計結果報告滯后于組織部門選拔、任用干部,用人和審計脫節(jié)現(xiàn)象比較普遍。二是審計結果的運用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經濟責任審計涉及紀檢監(jiān)察、組織人事等部門,由于沒有規(guī)范的制度保障,使得審計結果在運用時大打折扣。三是審計結果運用的衡量標準缺失。因為審計結果運用沒有統(tǒng)一的衡量標準,致使部分審計結果難以適應加強干部管理和改革用人機制的需要。為此,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建立健全審計結果運用的有效運行機制。干部管理部門應將審計結果納入干部的實績檔案和廉政檔案,作為考察干部的必要材料之一,切實做到沒有經過審計的領導干部或領導人員不提拔、不任用。其次,綜合分析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對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注意從機制和制度上進行研究、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再次,進一步加強有關部門的協(xié)調與配合。要建立紀檢監(jiān)察部門與審計機關、檢察機關對經濟案件線索的雙向移送制度,進一步完善審計與組織人事、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的聯(lián)席會議制度,促進各部門各司其責、相互配合。
四、規(guī)范評價體系,準確界定責任
盡管《審計機關審計事項評價準則》對審計評價的內容作了總體規(guī)定,但在經濟責任審計中仍缺乏完善的評價內容和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評價標準指標體系。具體來講,一是審計評價內容不明確,內容范圍寬窄不一。二是審計評價目的不明確,指標體系深淺失度。三是審計評價要求不明確,評價的隨意性較大。因此,進一步完善和規(guī)范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對于客觀評價被審計人員的工作業(yè)績,準確界定他們的經濟責任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第一,經濟責任審計評價要圍繞審計內容這一主線展開。堅持審計什么,評價什么,做到評價“到位”不“越位”。任何超出審計機關法定評價范圍的經濟事項,都不能納入經濟責任審計評價范圍之中。評價時應做到科學和全面。第二,研究制定合理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標準。該標準應涵蓋經濟任務完成、資產保值增值、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以及遵紀守法等項指標。對涉及的每項指標既要能定量分析又要能定性分析,以便于準確界定領導干部或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第三,科學界定被審計人員的經濟責任。對領導者應負的各種責任要進行準確界定,如,集體責任還是個人責任、前任責任還是后任責任、直接責任還是間接責任、主要責任還是次要責任,等等,力求使審計評價客觀公正,實事求是。
五、治理審計環(huán)境,防范審計風險
建立良好的審計環(huán)境是有效控制和降低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我們應在以下幾方面對審計環(huán)境進行治理:一是加強審計法制建設,改善審計的法律環(huán)境。要加快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抓緊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經濟責任法律法規(guī)。并緊密結合當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實際,加快制定經濟責任審計實施細則和操作指南,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法定軌道下規(guī)范運行。二是加強審計宣傳,優(yōu)化審計的社會環(huán)境。開展經濟責任審計除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法律環(huán)境外,還需要營造一個有利于該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環(huán)境。要加大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宣傳力度,協(xié)調審計機關與各有關單位、部門的關系,使社會公眾理性地認識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和局限性,以最大限度地贏得被審計單位的積極配合和社會公眾的理解支持,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創(chuàng)造更加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三是改革審計管理體制,強化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獨立性是國家審計區(qū)別于其他監(jiān)督模式的重要特征,也是發(fā)揮其監(jiān)督職能的重要保證。目前我國審計機關實行的是雙重領導的審計管理體制,在該體制下,決定了經濟責任審計只能是政府部門內的“自我監(jiān)督”,其獨立性和權威性相對較低。具體來講,由于審計機關在行政上要接受同級政府的領導,當它在對同級政府的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有可能使審計人員在執(zhí)行審查、進行判斷、作出評價時受到一些人為的限制和干擾。因此,改革現(xiàn)行審計管理體制,實行省級以下審計機關垂直領導,對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權威性,保持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超然的獨立性意義重大。
Copyright © 2000 - m.jnjuyu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