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5 16:35 來源:李慧男
摘要:本文就會計信息的重要性,失真的具體表現,解決的辦法進行探討,并對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作一分析。
關鍵詞:會計信息、重要性、失真、措施。
會計信息的失真已成為當前會計工作領域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所帶來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失真的會計信息將引起投資決策失誤,財務收支失控,國家財產嚴重流失,企業(yè)破產。因此,治理會計信息失真是多年來會計理論和實務界研究的主題。
一、會計信息的重要性
會計信息是經濟信息的一部分,是由會計手段反映出來的企業(yè)各種資產變化的情況和資料,以及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的總稱。據有關資料和有關專家估計約占企業(yè)經濟信息總量的70%。所以說:會計信息是各單位乃至國家進行經濟管理和決策的基礎和依據,它的真實與否直接影響到企業(yè)經營管理和國家宏觀決策的效果。可謂關系重大。
隨著現代企業(yè)經營制度的建立,企業(yè)處于激烈市場的最前沿,內部的管理活動日益繁雜,分工越來越細,對財務和會計提出更高的要求。財務方面,企業(yè)活動日益廣泛,表現在:如何籌集資金,以滿足企業(yè)經營需要并降低籌資成本,從而提高企業(yè)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如何組織資金回籠,加速資金周轉,以保證資金的使用效率;如何分配資金以保證企業(yè)的償還能力,避免支付危機,同時滿足債權人、投資人的收益需求,維護企業(yè)良好的社會形象等等。會計方面,企業(yè)受到越來越多利益群體的關注,需要向他們提供相關的會計信息。表現為:作為投資主體的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及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需要通過會計信息了解國有企業(yè)的經營狀況和資產保值和增值情況;借款銀行需要通過會計信息了解企業(yè)的償還能力;稅務部門需要通過會計信息監(jiān)督管理企業(yè)的納稅情況等等。與此同時,企業(yè)內部的決策活動越來越頻繁,企業(yè)管理的重心在經營,而經營的中心在決策。企業(yè)經營決策正確與否關系到企業(yè)的興衰,企業(yè)的決策需要會計機構提供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并幫助作出科學決策。
二、會計信息的現狀及其失真成因
應該說:我們現在大多數企業(yè)的會計信息是真實可信的。能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準確揭示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的經濟內容。但會計信息反映是一種滯后的反映。首先它所反映的經濟活動是經常變化的。會計信息只能描述經濟活動過去的某一時點。其次會計信息是由會計人員提供的,不同的會計人員有不同的道德水準和技術水平,他們根據相同的經濟活動所加工形成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程度也不同。再次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還要受到會計程序和方法的限制。會計準則的運用,會計計量核算方法的選擇以及會計本身的不確定性,都影響著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我們知道會計核算是會計信息的基礎依據,核算失實是造成會計信息失實的直接原因。有些單位隨意修改、調整原始憑證,并以此虛記帳簿,對外報送財務報告。更有甚者,另立會計帳簿,造假賬,“二套賬”,達到轉移國家財產或偷漏稅等目的;會計環(huán)境惡化,會計監(jiān)督弱化。另外會計管理權限不同程度地削弱也造成大量的會計信息失真。國企改革,現代企業(yè)制度建立以后,企業(yè)承包經營等不同經營方式使會計成了法人的 “附庸”。會計為了算賬而算賬,被動地行使會計職能。編造虛假的財務報告并非會計人員的本意,而是受單位責任人的授意、指使或強迫所為。再有某些企業(yè)領導為了應付經營業(yè)績的考核,依靠作假應付場面,保住面子,得到榮升。甚至有的部門明知道企業(yè)在弄虛作假他們也不作深究,至多罰點款了事。這種虛假作風使會計信息失真成了屢禁不止的頑癥。總之,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結合具體情況可以歸納如下四點:
�。ㄒ唬⿻嫽A工作和內部控制制度薄弱,造成會計工作質量低下。
(二)單位負責人違法干預會計工作。指使會計人員填報虛假會計報表以達到粉飾政績的目的。
(三)會計事項失真引起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事項失真造成會計人員主觀判斷失誤。加之經驗不足致使會計處理失真,即所謂的 “假賬真做”。
�。ㄋ模⿻嫾夹g的局限性引起會計信息無法真實反映客觀經濟活動和會計事項。如不同行業(yè)存在不同的行業(yè)會計制度,對同一會計事項存在著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使會計處理隨意性較大。
上述原因使會計信息失真成了較為普遍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阻礙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fā)展。所以說: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已成為廣大會計界人士和相關部門關注的重要問題。
三、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措施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會計信息在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發(fā)生了本質的飛躍。不同的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計信息不僅關系到國家和企業(yè)的分配關系,而且也關系到廣大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當前會計工作存在著假賬泛濫、會計信息失真等一系列突出問題,已嚴重地干擾了社會經濟秩序,損害了國家利益。因此如何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已經成為當前會計工作的核心問題。新《會計法》的頒布實施,為會計管理工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在新形勢下如何治理會計信息失真,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ㄒ唬┟鞔_單位負責人為單位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提高單位負責人加強會計監(jiān)督的自覺性。
《會計法》明確規(guī)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負責。”這明確規(guī)定了單位負責人是會計行為的第一責任人和主要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明確自己的法律責任,將個人行為主動納于《會計法》規(guī)范之中,只有這樣會計監(jiān)督才有可靠的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才有可靠的領導基礎。
�。ǘ┘訌姽芾砗团嘤枺粩嗵岣邥嬋藛T的政治和業(yè)務素質。
當今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是管理活動中最能動的因素,治理會計信息失真關鍵是人。只有人的問題解決好了,會計管理工作才能成功。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嚴格把關,切實加強會計人員的從業(yè)資格管理。
1.嚴把辦證關。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準入證”,是證明能夠從事會計工作唯一合法憑證。會計管理部門應認真審查申請辦證人員的資格,嚴禁弄虛作假。
2.嚴把監(jiān)督關。“上崗必有證,無證不上崗。”會計管理部門應建立健全監(jiān)督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專門人員進行檢查監(jiān)督,禁止無證人員從事會計工作。
3.嚴把懲處關。會計管理部門應嚴格執(zhí)行《會計法》的各項規(guī)定,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是加強會計從業(yè)資格管理的重要保證。
�。ㄈ┘訌姇嬞~簿管理,堅持會計核算原則中的“真實性原則”。
修訂后的《會計法》第二條要求:“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第九條要求:“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埴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都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yè)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這一規(guī)定,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從源頭治理了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 會計賬簿是序時、分類地全面記錄和反映一個單位經濟業(yè)務事項的會計簿籍,是會計資料的主要載體之一,因此,實施“建賬監(jiān)管”督促建賬單位依法建賬是確保會計信息失真的基礎。而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進行會計核算,必須以實際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事項為依據,這是對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正確地考核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成果,才能真正滿足社會各個方面利用會計信息的需要。
(四)從會計資料的源頭“原始憑證”入手,加強票據的管理,從根源上治理會計信息失真。
隨著經濟體制多元化,經濟業(yè)務復雜化,票據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偷稅漏稅、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工具。有的非法印制票據,不按規(guī)定使用或填寫票據。有的不執(zhí)行內部會計監(jiān)督制度,經濟業(yè)務的審批、經辦全由一人包攬。這不僅造成會計信息失真,也嚴重干擾了市場經濟秩序。所以我們必須強化票據管理。第一要廣泛宣傳,增強公民的票據意識。第二要形成齊抓共管局面。財政、稅務、審計等會計監(jiān)督部門和公、檢、法部門及廣大群眾要嚴密配合,依法嚴懲票據違法犯罪分子。第三提高票據的科技含量,增大造假難度,嚴密監(jiān)控。第四充分發(fā)揮會計人員的監(jiān)管職能。預防利用票據弄虛作假,保證單位內部會計監(jiān)督制度落到實處。
以上就是本人對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及治理信息失真的粗淺看法。治理會計信息失真是我們財務工作者永恒的主題,它對規(guī)范我國的會計行為,保證國民經濟高效穩(wěn)定的發(fā)展有著極為廣泛的重要現實意義。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fā)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