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必看!稅局提示:財務掛名公司法人?小心背鍋!
如今開公司,當老板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墒侨粲杏H戚朋友邀請你掛名當公司法定代表人,不需要你費心參與管理,你是否會礙于情面同意?若有人付一筆錢“借用”你的身份證,登記你為法定代表人,你是否會笑納?遇到這些情況,一定要小心,因為將面臨較大的法律風險。該公司今后的一些違法行為,可能將由法定代表人承擔責任,當“老板”可是要“背鍋”的。
案例一:“保安”當“老板” 百萬借款連帶賠償
江蘇昆山市法院審判了一起案件,銀行起訴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張某,要求張某承擔一筆100萬元金融借款的連帶還款責任。開庭時張某辯解,自己只是一名保安,對公司借款的事毫不知情,實際老板王某曾出具了一份書面承諾,承諾張某只是掛名的法定代表人,不參與經(jīng)營,公司的糾紛及責任由王某負責,每月給張某1000元收入。張某還稱當初王某讓他簽文書時,說是工商年檢材料,并不知其中這份還款保證書。
最終,法院認定,張某在連帶還款保證書上簽字具有法律效力,應承擔連帶責任,王某與張某間的承諾書屬公司內(nèi)部約定,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張某收到法院判決后追悔莫及。
案例二:因被阻止出境 將稅務稽查局告上法庭
北京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劉女士,因公司存在偷稅違法被阻止出境,將稅務稽查機關(guān)告上法庭。劉女士在復議和訴訟中均提出,其未參與公司的經(jīng)營活動,對公司的偷稅并不知情,因此不應被阻止出境。法院認為,阻止出境措施相對于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抗稅行為,是一種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針對企業(yè)存在的上述違法行為阻止企業(yè)法定代表人出境的目的在于督促企業(yè)承擔納稅的法律責任。劉女士一審、二審均以敗訴告終。
小心充當“冤大頭”
即使掛名的法定代表人與實際控制人之間有類似“公司實際由XX經(jīng)營和管理,掛名人不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協(xié)議,該約定也只在雙方之間內(nèi)部有效,對外并不具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的責任范圍由法律明確,雙方私下的約定并不能對抗法律。實際生活中,案發(fā)之后實際控制人往往逃之夭夭。
法定代表人若為公司借款或其它經(jīng)營行為簽署了擔保文件,則需承擔法律責任;實際控制人失蹤或無法找到,法定代表人也將面臨民事賠償。
小心成為失信人
當公司因違法被強制執(zhí)行時,在特定情形下,司法機關(guān)有權(quán)對法定代表人采取強制措施,如罰款、拘留。而且近年來,對失信人的聯(lián)合懲戒機制逐步完善。只要擔任了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就是法定意義上的主要負責人,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后果。
小心淪為“替罪羊”
刑法中,單位責任人可能觸犯到的罪名眾多,有學者歸類出30多個,常見的就有金融詐騙罪、逃稅罪等。公司經(jīng)營活動中,法定代表人的個人行為與公司行為往往會混同,很難說真的只是掛名而已,將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稅局提醒:
不可隨意答應他人請求做法定代表人,以免得了小便宜吃大虧。
法律鏈接:
1.2017年10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61條規(guī)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guī)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0條:對承擔民事責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責任的,應當追究行政責任;構(gòu)成犯罪的,對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1條: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