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60 蘋果版本:8.7.6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其他收益”知多少

來源: 正保會計網校 編輯:qizhenzhen 2021/07/15 14:35:20 字體:

很多朋友都陷入一種誤區(qū),認為“其他收益”只是用來核算政府補助的,非也非也,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哪些常見情形,也是通過“其他收益”核算。

1.“其他收益”核算依據

根據《關于修訂印發(fā)2019年度一般企業(yè)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9〕6號),利潤表中的“其他收益”項目,反映計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補助,以及其他與日常活動相關且計入其他收益的項目。

“其他收益”是新增的一個損益類會計科目,科目編碼6117。

2. 常見通過“其他收益”核算的情形

(1)個稅手續(xù)費返還

財政部會計司在2018年9月7日發(fā)布的《關于2018年度一般企業(yè)財務報表格式有關問題的解讀》中明確指出:企業(yè)作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收到的扣繳稅款手續(xù)費,應作為其他與日?;顒酉嚓P的項目在利潤表的“其他收益”項目中填列。

個稅手續(xù)費不是總額法下與日?;顒酉嚓P的政府補助,只是因為其屬于其他與日?;顒酉嚓P的項目,而納入該科目核算。具體核算參考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收益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注:目前關于“個稅手續(xù)費返還是否繳納增值稅”,各地稅務機關的意見基本都認為按照“商務輔助服務——經紀代理服務”繳納增值稅。具體可咨詢當地稅務口徑。

(2)稅收優(yōu)惠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中提到,稅收優(yōu)惠還包括至直接減征、免征、增值稅加計稅抵扣額、抵免部分稅額等形式的優(yōu)惠并未直接向企業(yè)無償提供資產,不作為政府補助準則規(guī)范的政府補助。

可見稅收優(yōu)惠,不作為政府補助,但這部分通常也通過“其他收益”科目核算。

①小規(guī)模納稅人月度不超過15萬(季度不超過45萬)免征增值稅。

a.銷售發(fā)生時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b.確定可享受免稅優(yōu)惠時的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其他收益

②企業(yè)招用自主就業(yè)退役士兵,在標準范圍內減免稅款。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等科目

      貸:其他收益

③生活服務、現代服務增值稅加計抵減

根據財政部發(fā)布的關于《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適用《增值稅會計處理規(guī)定》有關問題的解讀:“生產、生活性服務業(yè)納稅人取得資產或接受勞務時,應當按照《增值稅會計處理規(guī)定》的相關規(guī)定對增值稅相關業(yè)務進行會計處理;實際繳納增值稅時,按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等科目,按實際納稅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加計抵減的金額貸記“其他收益”科目?!?/p>

因此,增值稅加計抵減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其他收益

注:增值稅即征即退的稅款,如果是與企業(yè)日常活動相關,也使用其他收益核算,只不過增值稅即征即退屬于政府補助范疇哦!

作者:劉老師(正保財稅咨詢專家)

免費試聽

  • 多維協(xié)同聯動構建新時代財會監(jiān)督體系

    多維協(xié)同聯動構建新時代財會監(jiān)督體系免費聽

  • 中國18稅種詳解與實務應用

    中國18稅種詳解與實務應用免費聽

  • 證券專業(yè)與股市投資

    證券專業(yè)與股市投資免費聽

限時免費資料

  • 每日新聞/問答

    每日新聞/問答

  • 每周稅訊速遞

    每周稅訊速遞

  • 月度法規(guī)匯編

    月度法規(guī)匯編

  • 年度法規(guī)匯編

    年度法規(guī)匯編

  • 增值稅匯編

    增值稅匯編

  • 所得稅匯編

    所得稅匯編

掃碼關注我們

掃碼找組織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m.jnjuyu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