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4月20日初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擬將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減除標準,即免征額由現(xiàn)在的每月2000元上調至每月3000元。當日審議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指出,為了有效發(fā)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作用,擬將現(xiàn)行的9級超額累計稅率修改為7級。同時,相應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稅率級距,使得生產經營所得稅負均有所下降,以支持這類納稅人的發(fā)展。
此次個稅調整的力度,可以用“中規(guī)中矩”來形容。對于這一平淡結局,部分公眾難免有失望情緒。樂觀的看法,自然寄望于下一次起征點調整以及個稅改革。比如,公眾熱烈期盼“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稅制改革”,能夠盡早夢想照進現(xiàn)實。然而,“下一次”會發(fā)生在何時,普通公眾無法預測;“下一次”的期盼會否依然以平淡結局收場,也無法預期。在筆者看來,要想讓個稅起征點調整跳出“擠牙膏”式的固有模式,讓個稅改革能夠契合公眾的意愿大踏步前進,博弈機制和博弈平臺的打造,至關重要。
此次個稅調整方案在最終確定之前,經歷過反復征求意見的環(huán)節(jié)。然而,一個不言自明的問題就是,征求意見畢竟不是博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量著來”。據(jù)報道,財政部副部長王軍日前說,有調查顯示,70%的人覺得目前確定3000元的個稅起征點還比較低,需要往上加,而有30%的人覺得這一起征點高了,不能再往上提。如果王軍此次引用的調查足夠科學、嚴謹,那么,此次個稅調整的平淡結局告訴我們,起碼在個稅起征點的調整上,“多數(shù)服從少數(shù)”的情況再度發(fā)生。當然,這個調查的嚴謹性有待證實,博弈機制的打造也不是簡單的“讓民眾說話”。而不難猜測的事實是,如果此次個稅起征點調整充分允許民意博弈,起碼結果會有所不同。
“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稅制改革”的必備條件可以慢慢打造——其和博弈機制、博弈平臺的打造之間,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在筆者看來,公眾寄望于個稅改革的“下一次”,對財政部等職能部門而言,這個時間差,也是打造博弈機制、博弈平臺的契機。在個稅改革的問題上,既然相關部門愿意放低姿態(tài)積極聽取和集納民意,那么,何妨更進一步,在個稅改革的幅度與深度上,為公眾親身參與,提供更為直接、更為透明的機會與平臺呢?人社部副部長楊志明近日透露,我國要努力實現(xiàn)職工工資每年增長15%,這樣在“十二五”期間就可以力爭實現(xiàn)職工工資增長翻番。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要“繼續(xù)以工資集體協(xié)商為重點內容……努力擴大工資集體協(xié)商覆蓋范圍”,工資集體協(xié)商體現(xiàn)的便是博弈,只要做好制度設計,個稅改革沒有理由做不到。
近幾年來,每逢有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政策措施的調整,均能看到相關部門以各種形式征求公眾意見和建議。此舉的積極價值和意義有目共睹,然而正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在聽取和集納民意的透明、回饋機制的方面,相關部門的工作仍顯滯后。透明、公開博弈機制、博弈平臺的打造,無疑能夠消除打破這種民意表達不順暢的狀態(tài)。倘能如此,一方面,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政策措施的調整,因為飽含了公眾原生態(tài)的態(tài)度與心聲,各種質疑和不解自會煙消云散;另一方面,因為得到了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具體法律法規(guī)、政策措施的施行,自然會順風順水。
為了迎來如此雙贏局面,即便是在打造博弈機制與平臺的初始階段會遭遇這樣那樣的問題,相關部門也應該有足夠的信心與勇氣積極推進,比如,不妨以醞釀“下一次”個稅改革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