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課程:會計課程稅務課程免費試聽招生方案 初當會計崗位認知會計基礎財務報表會計電算化

綜合輔導:會計實務行業(yè)會計管理會計審計業(yè)務 初當出納崗位認知現(xiàn)金管理報銷核算圖表學會計

首頁>會計信息>會計繼續(xù)教育> 正文

淺議收購資不抵債子公司涉及的會計處理問題

2003-12-22 11:4 上海會計 葛希群 【 】【打印】【我要糾錯
  一個公司如果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一般應該進行破產清算。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公司出現(xiàn)資不抵債的因素很復雜,破產不一定是其最終的出路。當這類公司還有潛在資源可以利用時,一些獨具慧眼的企業(yè)情愿收購這類公司,以通過與被收購企業(yè)的資源整合,揚優(yōu)棄劣,往往可以起到提高總資產收益率的效果。但是這種較為特殊的行為,也引發(fā)了一系列會計處理問題。 
   
  一、投資時的會計處理 
   
  對資不抵債企業(yè)的收購價格,應該作為初始投資成本,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實務中由于資不抵債的企業(yè)已經表現(xiàn)為負凈資產,以零價格收購的現(xiàn)象也相當普遍。因此如何確定投資成本是首先應予討論的一個問題。 
   
   1.成本法核算下成本的確定。如果按《企業(yè)會計準則——投資》的規(guī)定對被收購企業(yè)采用成本法核算,應以實際支付的價格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如果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則應按照非貨幣性交易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初始投資成本。但如果是以零價格收購,筆者認為應該將零也看作一個數(shù)字,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至少應該在明細賬中進行記錄,這樣有利于對投資的控制和管理,杜絕漏洞,防止舞弊。 
   
   2.權益法核算下投資成本和股權投資差額的確定。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投資》的規(guī)定,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作為股權投資差額處理。這就是說,要在初始投資成本中區(qū)分投資成本和股權投資差額。問題是,當被購企業(yè)所有者權益為負數(shù)的時候,投資成本應該如何確定?只有這個問題解決了,才能確定股權投資差額。通常的觀點認為:被投資企業(yè)的凈資產乘以投資企業(yè)的股權比例是為投資企業(yè)享有的所有者權益份額;如果凈資產為負數(shù),投資成本亦應按此方法計算確定為負數(shù),差額作為股權投資差額。如:A公司凈資產為-400萬元,而W公司支付100萬元購買其80%的股權,那么,投資成本應為-320萬元,股權投資差額則為420萬元。這樣處理,可以使得投資成本與被投資企業(yè)凈資產乘以投資企業(yè)的股權比例嚴格對應。 
   
  但仔細思考一下,這樣的處理實際上是不符合權益法的真諦的。 
   
  首先,在被投資企業(yè)凈資產為正數(shù)的情況下,“被投資企業(yè)凈資產乘以投資企業(yè)的股權比例等于投資企業(yè)應享有的所有者權益份額”這個結論當然是不錯的,但當被投資企業(yè)凈資產為負數(shù)的情況下,這個公式的合理性就遇到了懷疑。根據公司法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當公司出現(xiàn)資不抵債的情況時,出資者雖然血本無歸,但也不至于再掏腰包(此處不包括投資者又是債權人或者為其承擔債務擔保的特例),而資不抵債部分的全部風險由債權人承擔,與股東已經沒有任何關系。所以,在承擔有限責任的情況下,被購企業(yè)的負凈資產并不屬于所有者,而是屬于債權人。所有者權益的份額是零而不應是負數(shù),不能再用“凈資產乘以比例”這樣一個公式來詮釋。 
   
  其次,作為投資成本,以負數(shù)表示也不合邏輯。從管理學角度來說,最小的成本就是零,如為負成本,那就是收益了。然而收購一個資不抵債公司,即使你一分未付,也是無收益可言的。 
   
  鑒于上述理由,筆者認為,既然投資企業(yè)在資不抵債的被投資企業(yè)中所有者權益份額為零,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投資》中關于投資成本和股權投資差額的確認原則,投資時確定的投資成本也應為零,而不是負數(shù)。上例中,W公司投資成本為零,股權投資差額為100萬元。如果是零價格收購,則沒有股權投資差額。 
   
  二、投資以后投資損益的確認問題 
   
  在投資成本被確認為負數(shù)的前提下,被投資企業(yè)以后實現(xiàn)利潤,或者再度虧損,投資企業(yè)只能繼續(xù)全部按比例確認投資損益,以始終保持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不含股權投資差額)與被投資企業(yè)凈資產(不管是正還是負)乘以股權比例后數(shù)額的一致性。否則,以“嚴格對應”為目的的投資成本為負數(shù)的確認方法就顯得毫無意義,但顯而易見這樣的處理是不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投資》中關于確認虧損以賬面價值減至零為限的規(guī)定精神的。因此,投資成本確認為零只能是唯一選擇。在這個前提下,如果以后年度被購企業(yè)繼續(xù)虧損,投資企業(yè)不應確認損失;如果以后年度實現(xiàn)凈利潤,投資企業(yè)應將其凈利潤超過負凈資產的部分按照擁有的份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因為,再度虧損以及未超過負凈資產數(shù)額的利潤都是屬于債權人而不是股東的。 
   
  仍以上述例子說明。假定第二年被購公司繼續(xù)虧損200萬元,投資企業(yè)不應確認損失;假定第三年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500萬元,因為此時凈資產仍為負數(shù),所以W公司也不能確認為收益;如果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為700萬元,此時W公司應確認投資收益80萬元[(700-600)×80%]。 
   
  三、合并報表中的處理 
   
  合并報表的處理仍應按照財政部關于資不抵債子公司合并的有關規(guī)定,但對于購買時就存在的超額虧損(即負凈資產),應作為“未確認投資損失”體現(xiàn)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雖然說這部分虧損從法律上不屬于股東,但從合并報表這樣一個經濟主體而非法律主體而言,這樣處理可以體現(xiàn)整體凈資產的耗蝕程度。 
   
  根據上述例子,假定A公司實收資本為10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1400萬元。W公司購買當年的合并抵銷分錄為: 
   
  借:實收資本       1000 
   
     未確認投資損失 400 
   
     合并價差       1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400
   
   *按理說,年末W公司應該計提減值準備100萬元,這里假定不考慮計提減值準備的因素,也不考慮股權投資差額攤銷問題(下同);**因A公司系新購子公司,故購買前所實現(xiàn)的利潤(虧損)在合并時均應作為期初未分配利潤處理。 
   
  第二年,A公司再度發(fā)生虧損200萬元,W公司編制的合并報表分錄為: 
   
  借: 實收資本       1000 
   
      未確認投資損失  600 
    
      合并價差       100 
   
      貸:本年未確認投資損失  200 
   
         長期股權投資        10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400
   
  第三年,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500萬元,W公司編制的合并報表分錄為: 
   
  借:實收資本          1000 
   
     未確認投資損失    100 
   
     合并價差          100 
   
     本年未確認投資損失 5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600
   
  假定第三年A公司實現(xiàn)利潤700萬元,W公司編制的合并報表分錄為: 
   
  借:實收資本           1000 
   
     合并價差           100 
   
     本年未確認投資損失 600
   
     投資收益            80 
   
     少數(shù)股東本期收益    2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8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60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20
   
  四、兩則特例 
   
   1.投資者為被購企業(yè)承擔債務擔保。如果在收購時,投資企業(yè)已經為被收購企業(yè)提供了債務擔保,雖然負凈資產部分的風險同樣已經屬于投資者,但此時投資者實際上具有雙重身份:作為所有者,其所擁有的份額為零,但作為債務擔保者,應該預計擔保風險,因此應該作為兩個不同經濟事項對待。對于投資成本的確定,仍然是零;而對于提供的擔保責任,則應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或有事項》的規(guī)定,如果符合確認條件,投資企業(yè)應該確認為一項預計負債和擔保損失。 
   
   2.投資者同時又是被購企業(yè)的債權人。如果收購前,投資企業(yè)已經是被投資企業(yè)的債權人,那么,被投資企業(yè)的負凈資產就可能全部或部分代表著投資企業(yè)無法收回的債權,債權人對這部分債權具備了計提壞賬準備的條件,因此,投資企業(yè)應該通過計提壞賬準備來反映這項損失,與投資成本的計量無關,投資成本還是應該以零為下限。 
   
  在合并報表時,投資者與被投資者的債權債務還是應該抵銷,畢竟已經并入一個經濟主體,不應再存在這樣的關系,當然購買以前已經提取的壞賬準備也應予以抵銷。但壞賬損失卻不應該抵銷。因為資不抵債的子公司畢竟不同于一般子公司。一般情況下,雖然母公司從本身角度估計了壞賬損失,但子公司一旦合并進來,資產與母公司合而為一,合并主體的整體資產并沒有損失,因此壞賬損失隨之應該抵銷;但資不抵債的子公司,一部分債務已經沒有相應的資產支持,也就是說,這部分資產已經損失殆盡,不僅是母公司的損失,同時也表現(xiàn)為合并主體的損失,壞賬損失不能抵銷的原因就在于此。 
   
  舉例說明如下:假定W公司以100萬元收購A公司80%股權,收購日A公司財務狀況為:資產600萬元,債務1000萬元(全部為對W公司的負債),實收資本1000萬元,未分配利潤-1400萬元。W公司對A公司的債權計提壞賬準備400萬元。 
   
  收購年度W公司編制合并抵銷分錄如下: 
   
  借:債務(A公司) 1000 
   
      貸:債權(W公司) 1000
   
  借:實收資本 1000 
   
     壞賬準備 400 
   
     合并價差 1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400
   
  假定A公司的負凈資產中只有部分應由W公司承擔,則差額作為未確認投資損失處理。 
   
  購并以后,如果子公司再度發(fā)生虧損,使得母公司債權風險進一步增大,對于增大部分計提的壞賬準備,可以有兩種合并方法:一是同購買前發(fā)生的壞賬損失一樣處理,只抵銷壞賬準備,不抵銷壞賬損失,將繼續(xù)虧損部分全部作為“本年未確認投資損失”;二是將新增的壞賬損失予以抵銷,但在計算本年未確認投資損失時應將這部分數(shù)額扣除。仍按前例,第二年A公司繼續(xù)虧損200萬元,W公司增提壞賬準備200萬元。 
   
  第一種方法: 
   
  借:債務(A公司) 1000 
   
     貸:債權(W公司) 1000
   
  借:實收資本 1000 
   
     壞賬準備 600 
   
     合并價差 1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400
   
        本年未確認投資損失 200 
   
  第二種方法: 
   
  借:債務(A公司) 1000 
   
      貸:債權(W公司) 1000
   
  借:壞賬準備 200 
   
      貸:管理費用 200 
   
  借:實收資本1000
   
     壞賬準備400
   
     合并價差1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 
   
        期初未分配利潤   1400 
相關熱詞: 會計處理 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