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會計網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文 章

淺析CPI指數(shù)的上漲

2011-08-02 09:11 來源:孟書經

  摘要:CPI的一路上揚成為了現(xiàn)今中國經濟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備受最高決策層和普通民眾的關注。本文論述了我國CPI指數(shù)持續(xù)上漲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抑制CPI過快上漲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CPI CPI上漲 通貨膨脹

  一、什么是CPI指數(shù)

  CPI指數(shù)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相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變動的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成為經濟不穩(wěn)定因素。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稱為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稱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二、中國CPI指數(shù)的快速增長

  2007年以來,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整體持續(xù)上漲,全年12個月中有10個月的CPI在3%的“警戒線”之上,甚至高出一倍以上,2007年全年CPI平均上漲4.8%。2008年1月CPI同比上漲7.1%,自此,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保持數(shù)年的高增長、低通脹的時代暫停。

  2008年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顯示,4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8.5%,漲幅比3月份攀升0.2個百分點。CPI指數(shù)的一路上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上至中央領導,下至平民百姓,因此有學者指出:2007年之前,知道“CPI”的中國人不多,但2007年以后,不知道“CPI”的中國人肯定不多了。

  三、影響中國CPI指數(shù)上漲的因素

  針對中國CPI的過快上漲,國內經濟學家和學者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造成中國CPI持續(xù)上漲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外因素,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最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市場經濟下中國經濟結構的問題。下面,本文就從以下幾方面淺析中國CPI指數(shù)為何持續(xù)上漲。

 �。ㄒ唬┦称穬r格的持續(xù)上漲

  食品價格是CPI上漲的主要貢獻軍。導致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還是食品價格處于高位,有關專家表示,一季度CPI上漲8.0%中有6.8 %是食品價格造成的,造成食品價格上漲的因素來源于以下幾方面:

  第一,我國居民收入的增加。我國經濟保持了多年10%以上的持續(xù)增長,使得我們用于分配的“蛋糕”越做越大。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措施:幾乎所有省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中央還通過諸如減免農業(yè)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千方百計的增加農村農民收入。我國各階層收入的增加,拉動了需求,擴大了內需,因為收入是決定消費最重要的變量,所以出現(xiàn)食品價格的上漲是在意料之中的。

  第二,糧食價格的上漲。農產品價格的連鎖反應是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全球糧食減產,在供求關系的作用下糧價上漲,并帶動了全世界對糧價的上升預期,我國糧價也在上漲,一方面是國內市場價格的合理調整,更主要的原因是受國外市場的影響。

 �。ǘ┩鈪R儲備規(guī)模漲幅有增無減

  早在2006年,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但由于國內金融市場起步太晚,大量流動性貨幣涌入銀行和國內市場,造成了全社會范圍的流動性過剩,直接影響了消費品市場。短期內消費者對高額的產品價格尚可承受,但是一旦價格漲到難以維持日常開支的水平時,通脹已經普遍存在了,并有向惡性通脹演變的可能,因為在CPI上漲帶動下,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價格也會上漲,甚至由過熱演變成泡沫。

 �。ㄈ┟涝H值和次貸危機

  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貨幣,美元這幾年來一直在貶值,而且幅度相當大。據統(tǒng)計,5年來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10.2%,最近一段時期,美元貶值的勢頭不但沒有放緩,反而有了加劇的趨勢。全球能源價格居高不下,會在很大程度上沖擊我國的價格體系,致使物價上漲。由于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影響,這勢必使本來已存在全球通脹的壓力增大,我國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

  四、如何抑制CPI指數(shù)的持續(xù)上漲

  CPI指數(shù)的不斷攀升,不僅影響到中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的增長,也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抑制CPI的持續(xù)上漲,已經成為了最高決策層和平民百姓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下面,筆者就如何抑制CPI的過快上漲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要保持國民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要大力發(fā)展生產,特別要加強糧食、食用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生產。政府要加強物價的監(jiān)管和調節(jié),嚴格查處價格串通、哄抬物價、價格欺詐等三類不正當價格行為。

  第二,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率就是把銀行吸收的存款更多地凍結起來,是為了減少社會上的流動性資金,要實行多年的“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為“從緊的貨幣政策”,這種轉變主要是為了遏制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防止經濟增長從偏快轉向過熱。

  第三,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應對美元貶值、次貸危機。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并正確應對國內勞動力升值引進外資減少的現(xiàn)實,合理利用巨額的外匯儲備,分散金融風險和市場流動性過剩的風險,以保證我國經濟的平穩(wěn)、安全增長。

  參考文獻:

  [1]盛大林。“通貨膨脹”考驗中國的承受力。西部論叢,2008,(2)。

  [2]鐘晨。對當前我國CPI持續(xù)上漲的成因探討與政策建議。農村經濟,2007,(10)。

  [3]秦曉磊。論當今CPI增長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存在的潛在影響。學術論壇,2008,(1)。

  [4]彭露等。我國現(xiàn)階段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分析。財經界,2008,(1)。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vince